聖葛蕾德
(Sanctae Coletae de Corbeia)
0207 貞女紀念
彌撒 | 誦讀 | 晨禱 | 日間祈禱 | 晚禱 |

十六世紀教會的改革普及到各個修會。與此同時天主選擇了卑微而強大的貞女葛蕾德在法國也開始了佳蘭貧窮姐妹生活的改革。葛蕾德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母親在年老時生了她,她驚人的成長,過著悔改與祈禱的生活。父親去世後,她被感召度修會生活,曾懷疑這召叫是否來自天主,為了她的懷疑天主在那一段時期使她成為瞎子和啞巴。她最終明瞭天主的召叫,去尼察晉見教宗,並在教宗面前接受了會衣、發願遵守聖佳蘭的會規。之後在教宗的推動下開始了佳蘭修會在法國的改革。
葛萊德溫柔而有力地改革,不只是佳蘭各修會進行的,這個改革也普及到了方濟小兄弟會。她成功地完成了十七個第二隱修院的重整,在聖佳蘭嚴格的貧窮生活的會規啟發下饌寫了新的會憲。她的改革在當時產生了巨大的影響。1447年3月6日聖女逝世了,終年六十六歲。1807年由教宗庇約七世列為聖品。
聖女從不在人生的舞台上尋求聚光燈,而只是在承行天主的旨意上,吸引了眾人人的注意。
Colette 誕生於法國的 Corbie 。 21 歲時,她開始奉行方濟第三會規,並且成為一位住在僅有圍牆,而只剩一扇窗口面向聖堂的女隱士。
她住在自己的小室內,過著祈禱與補贖生活的四年後,離開了這間小屋。在教宗的允准與鼓勵下,她進入了貧窮佳蘭小姊妹會,並且在她一手創建十七座隱院中,復興了原始的聖佳蘭會規。她的姐妹們以貧窮-因為她們拒絕任何固定的收入-以及長期的刻苦最為人所知。
聖女的革新運動很快地擴散到了其他的國家,並且在今日仍有著極大的影響。 1807 年榮登聖品。
有話說:在她的靈性證言中, Colette 告訴她的姐妹們說:「我們必須忠實地信守我們所承諾的。如果因著我們人性的軟弱而失敗了,我們應靠著神聖的補贖,立刻站起,而不要有任何遲延;並且,總是將我們的注意力導向聖善的生活以及神聖的死亡。願至慈的聖父、聖子的神聖苦難,以及和平、甘美與愛的根源 — 聖神,以祂們的神慰充滿著我們。阿們。」
反省:當 Colette開始進行她的改革時,西方正面臨著大分裂(1378-1417);當時,同時有三人宣稱自己是教宗,也因此也造成了西方基督世界的分裂。為西方教會,第十四世紀一般來說是最為艱困的時期之一。這種傷害,讓教會在接續的幾個世紀中,付出了極為慘痛的代價。然而,Colette與她跟隨者的祈禱,卻舒緩了教會在第十六世紀所面對的困擾。無論如何,Colette的革新運動,指出了整個教會在更加緊密地跟隨基督上,有著迫切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