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濟初期悔改的七個階段
文:夏志誠OFM
1. 遭逢打擊 | 這人正在年青力壯,並熱中於罪惡,其怡人的青春正在促使他完遂其幼稚的狂想,同時又不知自制而為古老的毒蛇所煽惑,忽然天主的報復,或更好說是天主的恩寵降臨於他,並將他由歧途中召回,先以心靈的困擾及肉體的病痛眷顧了他。(薜一3) |
1.1 能夠是成長的契機;由肉體受挫開始 1.2 停、看、聽止、定、靜、安、慮、得 1.3 生命中自然而有,如生老病死 |
|
2. 重尋夢想 | 一夜,睡覺時,有人兩次在神視中向他講話,並殷切地追問他要往那裡去。方濟遂將其意向告訴了他,說自己要去亞普里作軍人。那人誠懇地問他說:「誰能更妥善地照顧你,是僕人或是主人?」方濟回答說:「是主人。」那人說:「那麼,你為甚麼放棄主人而追隨僕人呢?」方濟回答說:「主,你要我做甚麼?」主給他說:「你要回去你出生之地!」(薜二6) |
2.1 原初的理想受到挑戰而動搖 深切反問:我想找甚麼? 2.2 人想做天主,天主郤做了人來尋找人 |
|
3. 退隱獨處 | 方濟在山洞裡洋溢著新的特殊之神,在暗中向天父祈禱,他不願意讓任何人知道他在山洞裡做何事,他明智地將寶貴的神恩隠瞞起來,只與天主商討自己的聖善志向。他誠懇地祈求永生及真實的天主,指示自己的道路,並教導自己執行祂的聖意。(薛一6) |
3.1 現代人怕靜,怕面對天主和自己 3.2 在獨處中,人發現自己的不配及天主的慈悲、由此而能與自己修和 |
|
4. 親癩病人 | 主賞了我方濟弟兄這樣開始了做補贖的恩典;當我生活在罪惡中時,看到了癩病人,為我來說是一件十分厭惡的事情;但主親自將我領到他們中間,而我就慈愛地照顧他們。在離開他們的時候,以前對我好像是可憎惡的,此刻對我的心身都成了甘美的。不久,我便離開了世俗。(遺囑1-3) |
4.1 由與自己修和到與人修和:由內而外 4.2 發現自己被愛使人有能力去愛 4.3 誰是我的癩病人? |
|
5. 重建破堂 | 一天,他靠近幾乎坍塌,並為人所遺棄的聖達勉堂行走時,在聖神的領導下,進去祈禱,並熱誠謙遜地匐匍在苦像前。他由於受到非常的探視而完全不同於進來時。他正在有這種感動時,一種前所未聞的事發生了。被釘基督的畫像啟動了祂的口唇,並呼喚他的名字說:「方濟,你去修理我的聖堂吧!這聖堂一如你所看到的,整個坍塌了。」(薜二10) |
5.1 進入公開悔改的階段 5.2 與基督建立密切的情際關係,以衪為生命的焦點 |
|
6. 與父決裂 | 方濟被帶到主教面前時,不遲疑,不猶豫地,不等人說話,自己也不作聲,立刻就剝去了自己的衣服,並扔在一旁,歸還給他的父親,就連內衣也不保留,赤裸裸地站在眾人之前。 (薜一15) |
6.1 孝道並非絶對 6.2 離開父母乃成長的必然之路 |
|
7. 投身福傳 | 但有一天,有人在聖堂內宣讀主基督遣發弟子出外講道的福音,在旁傾聽的天主的人,略略懂得了福音的大意。禮畢後,就誠懇地請求司鐸替他講解福音的意義。方濟隨後歡呼說:「這正是我所願意的,這正是我所追求的,這正是我全心希望實行的。」 於是洋溢著喜樂的聖父方濟,便亳不遲疑地立即脫掉了腳上的鞋子,扔掉了手中的棍杖,只以一襲長衣為滿足,並束上了一條繩子,以取代腰間的皮帶。同時,為自己準備了一件相似十字的長衣,以驅逐惡魔的誘惑。(薜一22) |
7.1 圓滿的愛和成長在於分享 7.2 方濟由自己開始,到他人(癩病人、貧困者)、兄弟團體、教會、回教徒、萬物 |